在教養孩子,屢遭挫折與無助之際,大姐介紹我看這本書,希望能有所幫助~

 

 

作者對生2個孩子有其獨到的見解,並分享她的教養經驗.這本書前半段,比較適合正在考慮生育大計的家庭,而我則對後半段"如何讓兄弟不鬩牆"比較感興趣.

 

以下摘錄自本書:

*其他事情都可以等,生養孩子,陪伴孩子,卻要即時.

*既然生了孩子,夫妻雙方就必須對孩子的教養責任,共同承擔並分工合作.而非各自奮鬥,各自發展,各自賺錢,白白錯失陪伴孩子的時光.

*即使沒工作當全職媽媽,但自信仍在,獨自一人也能養活口的自信,讓我依然抬頭挺胸.不是我不工作,而是我選擇不工作.

*家裡有安全感的媽媽,是幸福家庭的第一要件.

*家庭主婦最需要的是先生的肯定.先生不要吝嗇說好聽的話.

*手足的爭吵, 父母不必未雨綢繆的憂心忡忡,倒是父母的處理態度,才是事情的關鍵點.

*弟弟喜歡姐姐,只是弟弟太小,不知道用言語表達.只是姐姐也是孩子,不知道弟弟的表現就是喜歡她,需要她

*媽媽是一根線,將孩子彼此的心意串在一起的一根線.

*父母的態度--決定手足感情的深度.

*對於孩子,許多時候,我們只能看著,聽著.父母的干預,不只於事無補,還可能愈幫愈忙~能閃則閃

*當孩子需要幫忙時,父母願意花時間傾聽,並告訴孩子每件事情的道理,也是手足可以相親所不容或缺的支持力量.

 

看完這本書,覺得每個家庭手足的問題大同小異.重點在於父母的態度與原則,而父母也必須同心面對教養的責任~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sab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